“这次大会是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前期工作的一次交流和总结,也是对下阶段工作的一个展望和部署。希望通过创新联盟大会这个平台,能够促进联盟成员间的交流,促进中国科学院与地方的合作。中国科学院愿意在创新联盟的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完善技术转移的机制体制,为推动生物技术自主创新和生物产业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说道。
在3月26日召开的中科院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开幕式上,李家洋对创新联盟近两年来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创新联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支持,规模与影响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了“政、产、学、研、金”结合的有机体系。他希望今后专项计划的实施,能为把生物产业培育形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此次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由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主办,卫生部,国家开发银行,苏州市、无锡市有关领导,中科院研究机构、地方科技园区和联盟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张知彬在会上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进展情况。据张知彬介绍,两年多来,创新联盟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加盟企业已达130多家,此次大会又有27家企业加盟,已吸引国家、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投入转化基金10多亿元。
为推动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发展,中科院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关于共同推动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与苏州市吴中区、无锡市高新区、山东省莱阳市、常州市武进区分别签署了合作推动地方生物产业发展的框架协议,东瑞制药、药明康德等27家生物技术企业签约加盟创新联盟,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沈阳应用生态所等研究机构与相关企业签订了技术合作与技术转化协议。多层次合作的展开标志着在创新联盟的框架下,“政、产、学、研、金”的紧密合作已经全面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会上,第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承担单位的代表,围绕项目的进展情况、组织经验和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作了专题发言。联盟企业代表、联盟研究机构代表作了典型经验介绍。代表们介绍了所在单位依托科技创新联盟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具体实践,各方一致认为,联盟已成为推动创新型高技术企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助力。
在苏州吴中科技园,工业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和绿色生态农业三个科技创新联盟分别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来自研究所的专家、企业的负责人、投资机构的代表和中科院生物局相关领域的协调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创新联盟对中科院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基地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基地在发展中始终把与企业的结合、与市场的结合、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作为一个导向,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也以最终能否转化、能否在企业实现价值、能否推米乐 登录入口向市场作为判断标准。”在中科院生物局工业生物技术处负责人看来,工业生物技术与产业界有着天然的联系,他希望各方给予工业生物技术这个领域更多的关注,共同探讨更有效的机制,把已有一定成效的工作做得更扎实。
“应当依托研发平台,加快产品研发,这是企业的关注点和兴趣所在;关键技术的研发从基础研究一直到应用开发,都应当有明确的产业目标;还应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因为原料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的。”这是西北高原生物所副所长陈桂琛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产学研联系的建议,中科院生物局生物医药处处长王丽萍对此表示认同:“中科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药物研发平台的建设,药物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基础研究在注重源头创新的同时,也要定向、系统,目标明确。”此次参加创新联盟大会给山西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武滨带来了豁然开朗的感受:“创新联盟为参会各方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条件,有助于消除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安米乐 登录入口徽帝元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王永国关于控失肥成果转化机制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科研成果的转化是完整的链条,必须有贯穿整个产业化过程的技术转移协议,这个协议在研发和转化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有效的传递,这样才能充分尊重知识产权,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产业化工作。创新联盟的使命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解决成果转化的前期投入问题,二是促成研发与转化的有机结合,三是要形成合力。”中科院生物局农业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处处长段子渊总结说。
来自企业的代表也表达了对创新联盟的更高期望,山东瀚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务波在发言中对科技创新联盟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联盟构建面向企业的创新服务平台;实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鼓励科技人员以现有的专业技术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竞争能力;构建多样的政策、资金扶持平台;构建联盟成员的互动平台,加强信息互享。这些建议也反映了大多数企业的心声,当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迫切地希望通过创新联盟这个平台的共享、集聚和联动效应创造出1+12的实在效益。
会后,代表们参观了苏州吴中科技园和无锡高新区,并进行了洽谈对接。在对接会上,张知彬表示,中科院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欢迎园区企业的加盟,双方可考虑设立联合创新基金,依托中科院和园区各自的优势资源,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吸引、凝聚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另一方面,真正要推动中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自主创新是一方面,同时要引进国外的项目、技术和人才,创新联盟愿与园区合作,发挥互补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