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中国m6)官方网站

生物制造新赛道合肥怎么跑—米乐|中国官方网站
米乐|中国官方网站
生物制造新赛道合肥怎么跑
发布:2024-09-21 06:16:51 浏览:

  大皖新闻讯 生物制造是以生物体的机能,生产燃料、材料、化学品的先进工业模式,可以实现对传统石化原料的替代,摆脱人类对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将化学工业转变为生态工业。可以说,生物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正在改变物质生产方式。因此,2024《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2024年5月25日,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大会在科大硅谷核心区中安创谷科技园举办。随着“合肥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发布、招商局集团与凯赛生物等龙头企业的入驻,以及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科大硅谷,合肥加快构建国内一流生物制造创新和应用生态高地的蓝图已经展开。

生物制造新赛道合肥怎么跑(图1)

  当天发布的《合肥市推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提出目标:力争到2026年,基本建成全链条创新平台体系,打造国内一流生物制造产业园区,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制造领域领先企业,形成初具规模业态完整的生物制造产业集群,构建应用研发领先、创新转化活跃、产业主体蓬勃发展和产业生态健全完备的发展格局。

  具体来说,要在基因编辑技术、底盘细胞构建、发酵与分离纯化工程、应用研发、检验检测等流程构建全链条生物制造创新平台体系,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建设10家以上创新平台(包括联合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应用研发推广中心、小试中试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

  另外,要引进培育5家以上全国生物制造领域具备重要影响力的引领型企业,集聚一批技术型、平台型、产品型企业。

  合肥还将以场景应用创新推动生物制造新技术新产品落地转化,建设3个以上国内领先的专业产业园区,生物制造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生物制造新赛道合肥怎么跑(图2)

  在底层技术方面,合肥将重点发力底盘细胞构建和筛选、细胞精准调控、精密发酵、蛋白分离纯化等重点领域。

  在平台方面,合肥将促进AI技术与合成生物学的融合,打造元件工程、基因线路、代谢工程、基因组工程的AI开发平台。同时,打造技术验证、小试中试、规模量产等全链条功能性平台体系。

  应用方面,合肥将加快生物基材料开发,推动生物制造技术在先进材料、消费品、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现代农业等领域应用。其中,先进材料方面重点发展生物基材料、生物活性原料、生物化工原料、工业酶制剂等细分领域。消费品方面重点发展功效性化妆品与医美产品、功能食品与营养、特医食品等细分领域。节能环保方面重点发展生物燃料、生物降解制剂等细分领域。生命健康方面重点发展核酸药物、多肽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医学诊断试剂及酶、基因和细胞治疗等细分领域。现代农业方面重点发展作物增产、虫害防治、动物饲料及作物改良等细分领域。

  “行动方案”公布了合肥生物制造发展的十项任务,分别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加快终端应用验证、突出场景应用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培育、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发挥制造业规模效应、引培生物制造专业人才、设立产业专项基金、营造浓厚产业氛围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中,“行动方案”表示,要在合肥高新区、长丰县、安巢经开区等地规划建设不低于2000亩研发中试集中片区和生产制造基地,推动生物制造领域创新创业主体集聚发展。

  同时,合肥将发挥政府引导母基金撬动作用、联合头部市场化投资机构、生物制造龙头企业等,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生物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丛林,加大对国内外生物制造领域优质项目的招引力度,迅速打造生物制造产业基座。合肥还将组建10亿元生物制造产业孵化基金,聚焦早期科技型优质项目和团队,助力生物制造领域科技成果转化。

  当天,合肥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该研究院由长丰县人民政府、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优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组建,是产业创新型的新型研发机构。

  研究院依托中国工程院郑裕国院士团队科研技术力量,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专注生物合成技术和工艺研发,聚焦医药化学品、功能营养品、医美生物及生物基材料四大领域,进行生物制造产业的孵化、升级和布局,推动生物制造技术和人才在合肥市的引育聚集。

生物制造新赛道合肥怎么跑(图3)

  联盟由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专班牵头组织成立,成员包括合肥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清华大米乐M6 m6米乐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天工所等12家高校院所和招商局集团、保利集团、华恒生物、凯赛生物、微构工场等20家重点产业链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位于长丰(双凤)经开区的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安徽生物制造、合成生物领域的头部企业。该公司是一家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主要从事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日化护理、医药及保健品、食品添加、饲料等众多领域。其中,L-丙氨酸自2012年投放市场以来,连续12年全球销量榜首,被工信部授予“单项冠军产品”称号;L-缬氨酸自2019年投入市场后,也是连续3年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生物制造新赛道合肥怎么跑(图4)

  在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大会上,合肥市政府、招商局创新科技集团与凯赛生物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框架协议,三方将联合在合肥市高新区设立复合材料公司,并依托凯赛生物的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在光伏、新能源汽车、建筑材料、氢能储运等产业领域开展应用开发,落地制造项目,打造合成生物材料产业集群。三方还将合作在合肥市建设合成生物学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平台。

  据了解,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凯赛生物经过20多年的研发,用生物方法制造系列长链二元酸、二元胺原料,并以此构造出类似蛋白质结构的 100 多种聚酰胺高分子树脂。这些树脂通过连续纤维增强,形成可以回收的轻量化且高强度的热塑性复合材料,不但能替代不可回收的热固型材料,而且在性能上达到或超过特种钢和铝等金属。其中,凯赛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完全替代了化学法产品,并把市场份额扩大了几倍,成为全球主导供应商,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未来,凯赛生物将在合肥高新区逐步建设生物基复合材料、改性材料、光伏边框、电池 PACK、汽车部件、氢气储罐等业务的相关实体,形成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

生物制造新赛道合肥怎么跑(图5)

  作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和生产力。而作为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示范工程的科大硅谷,无疑是生物制造最好的转化地。

  当天,一批科大硅谷生物制造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中签约,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这些项目来自于安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包括固源能环科技(合肥)有限公司的生物质燃料与可持续航空燃油项目,安徽百迈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生物基尼龙生产线项目,安徽科楹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合成生物技术高效合成血红素项目,美尔健(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新一代透皮增强型生物活性分子项目,以及合工大生物表面活性剂项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Shams:恩比德3年1.93亿顶薪续约!目前合同总额5年3.01亿!

  OpenAI最新一轮融资将完成,获超额认购,要求投资者至少投2.5亿美元

  华为首款三折屏Mate XT 非凡大师体验:尊贵且实用 名副其实的超旗舰

  Bose QuietComfort消噪耳塞发布:经典音质+消噪技术 售价14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