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经信厅公示2024年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财政专项激励名单,全省共有10个项目。其中,萧山区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成功入选,并获得财政专项激励。而萧山先导区米乐M6 米乐平台的重要一核,正是江南科技城。
什么是合成生物?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米乐M6 米乐平台术,它“新”在哪里?在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立荣看来,与传统生物技术不同,合成生物如同造汽车一般,通过元件、器件、模块、底盘等一系列研制创造,合成非天然的生物,并应用于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
从硬件上看,仅2023年,江南科技城产业空间就从4万平方米增加到100多万平方米,并将在五年内突破200万平方米。随着“空间之变”,江南科技城数字医药核心企业也从28家增加到106家。
从软件上看,又是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西电杭州研究院、湘湖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的持续发力。比如由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牵头的“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落地萧山,为当地汇聚全球合成生物创新资源提供了重要抓手。而刚刚“崭露头角”的湘湖实验室今年以来也频频在合成生物领域“发声”,先是与瑞典隆德大学合作共建的中国—瑞典合成生物学联合创新中心揭牌,再是湘湖实验室孵化器建设启动。
从平台上看,随着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杭州·数字医药)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江南科技城将不断磁吸全球人才。作为全国首批建设的海归小镇,小镇已经形成“五个一”活动品牌(一论坛、一评选、一大会、一大赛、一基地),即中国留学生论坛、福布斯中国·青年海归菁英100人评选、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筹)、杭州创客天下大赛(数字医药赛道)、中国留学生实训基地。未来三年,这里将推进产业强链提质、人才引育强基、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品质提升、国际资源链接等“五大行动、十二项举措”,全力实现“双百双万”的目标:即区域投资累计突破200亿元,企业营收累计突破500亿元;产业空间达200万平方米,人才集聚突破1万人。
打通了“实验室经济”的赋能通道,江南科技城正以“一链到底”的新动能,贯通“前端基础研究——孵化——中试——产业化”的链路,进而聚力打造合成生物IP。
截至目前,江南科技城已集聚百余位顶尖科学家、海归博士和创业者,涵盖基因编辑、蛋白质设计、基因检测、高通量基因组优化等多个底层技术领域,形成独具特色的科学家小镇模式。
当然,合成生物这一新兴领域,既迫切需要科学家思维,更需要市场意识,进而加速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就在前不久,一场“合成生物学首席产品官”培训活动在江南科技城开班。
江南科技城负责人表示,今年科技城也将以“分类”政策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基础研究和科学企业家的培育打造等。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企业家是浙江省委“第一会”提出的三支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新一年,江南科技城还将启动“科学企业家集聚区”建设,加大科学企业家的引进和培育,以理念无界、技术无界、人才无界的开放思维,共创、共享、共生同一个“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