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杰,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助理研究员。她曾在武汉大学从事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与波士顿大学从事酶学m6米乐官网 米乐M6平台入口机制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经验,在JACS、Angewandte等杂志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先后获“3551”优秀青年人才,湖北省省级创新人才,武汉市最美巾帼奋斗者等荣誉。
在武汉大学药学院本科求学期间,耿玉杰学习认真,团结同学,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保研资格。2010年,邓子新院士武大组建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她放弃复旦大学的保研名额,加入邓院士团队,师从刚从剑桥大学归国的孙宇辉教授,开始了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科研之旅,2013年,开始CRISPR-Cas9的相关研究。在武汉将近十年的求学经历,让耿玉杰把武汉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为了进一步加深自己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领域的理解与研究,博士毕业以后,耿玉杰加入了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刘鸿文老师课题组进行了三年的博士后研究,在此期间,一方面利用自己掌握的遗传操作技术发现更多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另一方面,学习酶学相关知识与操作技术,像蛋白表达与纯化、点突变、底物类似物设计、生化反应搭建与优化等,对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进行酶学催化机制的解析。在波士顿大学一年的博士后研究更加加深了她对酶学领域的探究和理解。
2021年归国之际,正值国家鼓励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攻坚“卡脖子”难题。 她加入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可以学以致用,与公司同仁一起,以技术创新驱动生物产业进步,打造世界一流的特种酶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因新冠疫情,在疗效、研发速度周期、成本价格、生产的可拓展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有显著优势的mRNA疫苗技术路线开始备受关注。其中,dsRNA能激活细胞先天免疫反应,降低蛋白表达、带来细胞毒性,是mRNA合成中需要重点控制的杂质。但是,国内外对该项杂质的质控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和解决方案。经过细致的调研和思考,耿玉杰决定自主开发用于dsRNA定量检测的ELISA试剂盒。在查阅大量文献和不断技术攻关下,经过一系列尝试与优化,耿玉杰团队首先成功制备了纯度95%以上的dsRNA标准品,并基于自研的标准品和抗体对开发出了世界上首款搭配四种修饰类型标准品,同时兼顾便捷、准确与检测灵敏度的dsRNA质控产品,该试剂盒的研发填补了mRNA技术领域dsRNA残留检测的市场空白。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当代中国妇女迎来了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难得机遇,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担当。耿玉杰将继续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激扬“强国复兴有我”的巾帼豪情,弘扬勤劳智慧、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力奔跑,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勇攀高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